时间: 2025-08-01 03:00:52 | 作者: 环保设备系列
根据2025年度无锡市职称评审工作安排,江苏省无锡市交通工程高级专业方面技术资格(副高)评审委员会拟于10月举行职称评审活动。为了做好本年度我市交通工程高级(副高)职称评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全市从事交通工程专业的公路工程、水运工程、综合交通工程等有关专业技术工作,拟申报交通工程高级工程师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并符合下列第(一)、(二)、(三)条之一者:
(一)在我市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方面技术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聘用)合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市就业的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市缴纳社保或人事档案在锡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在我市就业的港澳台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持有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或海外高层次人才居住证的外籍人员。
(三)职称申报“绿色通道”人员。取得重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解决重大工程技术难题,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在专业技术岗位取得的业绩、成果高于《江苏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苏职称〔2022〕3号)的破格申报条件,并由2名以上本领域或相近专业具备正高级职称的同行专家推荐可以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评审。
海外归国人员、党政机关交流或部队转业安置到企业和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方面技术工作的人员,首次申报职称时可根据专业水平和工作业绩并参照同类人员评审标准,直接申报相应职称。
(四)公务员(含列入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不得申报职称评审或考核认定。受到党纪、政务、行政处分的,在影响期内不得申报职称评审。
2.具备硕士学历或学位,或具备第二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方面技术工作满5年。
3.具备大学本科学位或学士学位,取得工程师资格后,从事本专业方面技术工作满5年。
4.在生产一线岗位,符合贯通条件的高技能人才,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后,从事相关技术技能工作满4年,可申报高级工程师职称。
5.不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要求,取得工程师职称后,从事本专业方面技术工作满5年,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申报;
或具备上述规定学历(学位)条件,取得工程师职称后,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破格1年申报:
(1)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技术发明奖(及相应奖项)三等奖1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排名前5,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2)省(部)级优秀设计奖(及相应奖项,下同)二等奖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3)国家级优质工程奖1项或省(部)级优质工程奖2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4)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金奖、银奖、优秀奖的主要发明人,或江苏省专利发明人奖获得者(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
(5)在艰苦边远地区或在基层一线从事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方面技术工作累计满 20 年。
申报评审条件根据《省专业方面技术人员职称(职业资格)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江苏省交通运输工程专业方面技术资格条件(试行)〉的通知》(苏职称〔2022〕3号)规定执行。
申报登录江苏人才服务云平台职称专栏,在线如实填报相关申报信息,选择“江苏省无锡市交通工程高级专业方面技术资格(副高)评审委员会”,按提示完成相应模块的信息填报和材料上传。
(一)关于资历及材料的截止时间。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申报职称的资历(任职年限)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申报职称的业绩成果、学术成果、学历(学位)等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31日。
(二)按照《江苏省专业方面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相关政策规定,继续教育情况列为专业方面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的重要条件。
(三)按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取得的外地人社部门或经授权的单位颁发的职称证书,在我市同级转评或申报高一级职称的,需提供配套的评审申报表或评审通过文件(申报表或通过文件二选一)即予认可。
(四)关于学历问题。国(境)外取得的学历或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审核认定并提供学历学位认证书;
国内取得的学历,如未能读取到学信网数据或审核人员有疑问的,应上传《毕业生登记表》复印件,此表应从个人档案中复印,并加盖档案管理部门印章;
军队院校学历,须提供上传相应的《军队干部转业审批报告表》、《退出现役登记表》、《高考考生登记表》或招生计划等相关证明材料。以上相关证明材料与毕业证书做在一个PDF文档中。技工院校中级工班、高级工班、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在参加职称评定时分别视同中专、大专、本科学历。
1.至少提供一篇技术总结(不少于3000字)。技术总结应是申报人员在任职期内承担的科研项目、生产项目、工程项目或技术改造等的技术工作,由本人独立撰写,技术总结应阐明项目水平,并写明本人在项目中所承担的岗位职责、专业方面技术能力、创造性的作用贡献以及解决的技术难题等。
(2)作为第一作者,在公开出版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或在业界公认的高水平专业学术会议(论坛)上报告的本专业论文1篇(字数不少于3000字)。
(3)作为主要起草人,为解决本专业复杂、疑难技术问题而撰写的有较高水平的专项研究报告、技术分析报告、实例材料等2篇以上。
根据项目业绩类别,可参考以下要求准备与个人紧密相关的突出、较详细、具有说服力的过程性佐证材料:
一般应提交项目合同、人员备案表、图纸、图签,以及反映项目规模大小及个人所起作用等有关证明材料。
一般应提交项目的中标通知、合同、人员备案表、竣工验收表及项目建设过程中能反映本人参与全过程施工管理的主要时间节点的有关证明材料(如施工组织实施方案、会议纪要,分部验收等)。
一般应提交课题立项申请表、科技项目合同、鉴定或验收证书、应用转化等有关证明材料。
应提交本人所在单位取得的正式授权的专利证书、专利转让合同、专利实施单位取得经济效益的证明及税务证明等材料。